回到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本站专区
名誉顾问
总编辑
副总编
本站理事
技能认证
代表大会
  点击排行
如何催动桃花 74873次
告知公墓之中点穴技巧 65221次
弘扬易学必须与时俱进 62096次
办公室办公桌正确摆放 57870次
希望中医中药不变味 49084次
论如何堪舆现代住房 44327次
论风水与科学 41379次
高举“文化强国”伟大旗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9167次
罗盘运用技巧 22375次
你的磁场锁定了你的命运! 4838次
  道学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01-09 来源:本站 共有4225人阅览该信息 【关闭
        党中央倡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传统文化儒学的核心价值观重要部分。《论语》中指出“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的主要含义是:协调不同的人和事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及友好相互关爱的社会风气。《尚书·?典》“百姓昭明,协 和万邦”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进而提出“人和”的思想,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讲得更清楚:“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达到了和谐,天地万物才能达到有序的生存发展的最佳状态。“和:平也,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刚柔适当谓之和。”《中庸》又说“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能控制自己思想情绪处于不偏激的状态,才能被人接受,不伤人,也不伤己,这也是德性修养的和谐境界。

        儒学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就几个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加以重点说明:

        一、“仁者爱人”

        人类初期发展是和谐的原始共产主义模式,为了生存而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当人类私有制产生时,人类为各自的经济利益产生冲突和矛盾、争 夺、战争等等。为化解这样的矛盾,孔子就主张“仁者爱人”的和谐观点,一个人要想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人类社会,只有真诚爱护对方,关心对方,才能建立良好的 情感社会。孔子进一步认为家庭中遵循“孝”“悌”之道,才能实现家庭的和谐,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第一步。孔子首先以对亲人的爱作为基础,从而扩大到对同胞 的爱,仁爱本质就是必须要将爱无限的扩大,达到孟子所倡导的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学进一步将爱推向宇宙万物,达到仁者与天地 万物和谐为一体的境界,就是今天人类社会呼吁的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的环保意识。否则自然灾害比战争还恐怖百倍。因此传统文化所要求的不仅是人世间的和平,而 且是与宇宙万物全面和谐,即天、地、人类整体的和谐,古人称之为“太和”。仁者想要有效的珍惜自己生命,必须首先珍惜宇宙万物的生命,成就它们,就是最终 成就自己。这就是仁者爱人的基点。

         二、忠恕之道

       《论 语》“子曰:参呼!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扩展到千百万个人的社会都应平等对待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什么是 “忠恕”,宋代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人,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自立,也要帮助 别人自立,自己要事事通达无碍,也要别人顺利通达无碍,无私的帮助人,认真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什么叫“推己”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 不愿做的,就不要强加于它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时,要与人为善,要宽容人,包容人,尊重人,不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反之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就会 紧张,甚至导致战争、强权政治,会祸害人类。

         三、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和谐社会的重点教义,辩证的唯一正确的外交政策,是维护人类及世界和平的法宝。

        我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是一个由千差万别的不同民族,不同地理条件,不同文化,不同特定环境的世界,要想人为的树一个标准来达到“同一”、“统一”,让全世界都如美国西方民主自由市场来统一世界行吗?100年前,是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是英国统制,都想按英国模式“同一”,结果100年后号称世界老大的英国统制全球100多年,也自行灭亡了。美国短短几十年也称霸于全球,结果被自己所谓的自由民主的市场经济搞垮,成为全世界负债最多的一个国家。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这就是与人类不和,与大自然环境不和的结局。

        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宗教意识形态,不同国度要强求按哪一个标准模式去同一,肯定导致无谓冲突与战争。“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求”友好和平,“ 存”不同国家各自的国情制度。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老祖宗文化的“和而不同”在当今表现。正如不同调味品种和在一起才能构成美味佳肴。不同音符组 合成悦耳动听的乐章一样。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世界文化繁荣昌盛,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提高发展。和而不同是万物生存发展之 道,是万事万物本质的真理性表现。“君子和而不流”即不同流合污,不能无原则迁就附和,绝不能以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卖原则。而按正义真理的原则与别人、 别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而不同”“和”是普遍人类追求的和平共处。“不同”是各人、各国又各自处在不同环境,不同国情的生 存发展环境中,因此必须按各人、各国不同的具体情况来规划自己及本国特色的生存发展蓝图。正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原则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四、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一种具体表现,具体实施的一种行为方式。中国千百年来有“礼仪之邦”的美名。《礼记》上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人懂得礼而动 物不懂得礼,是两者根本区别。“礼记”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人如果不懂礼,就是衣冠 禽兽。是故圣人说,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的基本特征是敬,敬表现为互相尊重与友好。子曰“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音乐主要是陶冶情操,导人向善,向美的方向追求,通过人心性的和谐而达到社会最终和谐。荀子《乐论》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是具有道德教化效果的 音乐。《乐论》中说:夫声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好的音乐,能使人“耳聪目明,血气平和 ”。可让人减少浮燥狂妄的心境,让人静思,宁静致远也。

 

        以上四句理念证明,传统文化的普及,要步步为 营,稳扎稳打,一句一句弄懂,明白一个观点,一个方法的本来实意,首先教员要学会才能举一反三的教给学生,或教给社区群众。所以师资一定要做好言传身教的 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圣人曰:人能自省,便会开悟,也会变得厚道,而人能具有悟性与厚道,便会有福。一个家庭的和谐,一定会带来这一家的兴旺,如果每个家 庭都和睦,那么国家社会就会太平安定了。正如胡锦涛主席说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会对世界做出贡献”。而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普及。

 
· 上一篇: 老子的道德观与当代价值取向
·下一篇: 风水古训“ 十四不看”
 
联系我们 | 联盟网站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周易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道家文化网 公益性传统文化平台
技术支持: 明达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