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本站专区
名誉顾问
总编辑
副总编
本站理事
技能认证
代表大会
  点击排行
如何催动桃花 74873次
告知公墓之中点穴技巧 65221次
弘扬易学必须与时俱进 62096次
办公室办公桌正确摆放 57870次
希望中医中药不变味 49084次
论如何堪舆现代住房 44327次
论风水与科学 41379次
高举“文化强国”伟大旗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9167次
罗盘运用技巧 22375次
你的磁场锁定了你的命运! 4838次
  道学论文
《周易》的精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07-22 来源:本站 共有2391人阅览该信息 【关闭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周易》成语中均有着生动的表现,《周易》成语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

  《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

  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品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周易·杂》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记载,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革故鼎新”这个成语。

  这是对中华民族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它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

  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易》成语中,提倡这种宽容精神的还有“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记载,后形成了“殊途同归”这个成语。

  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

  《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

  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

  二条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两条成语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

  “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内涵就是“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

  《周易·乾》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修辞立诚”这条成语,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周易》成语中突出表现“诚信”内容的还有两条:一条是由《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一语提取出来的“信及豚鱼”,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非常讲信用;

  另一条是由《周易·乾》中的“闲邪存其诚”一语浓缩而成的“闲邪存诚”,意思是防范邪恶,存其真诚。

“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

  “谦虚”是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便是专门论述人应该具备谦虚美德的,其卦辞“谦:亨,君子有终”,则表明谦道美善可行。

  《周易》成语中涉及到谦虚美德的主要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尊而光”、“大而能谦”等。

  《周易·谦》中有“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的记载,后形成了“谦谦君子”和“卑以自牧”这两条成语。

  “谦谦君子”当初是指非常谦虚、非常有修养的人。后来语义发生了变化,才用来指那些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卑以自牧”则是要求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谦尊而光”也出自《周易·谦》。《周易·谦》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孔颖达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

  出自《周易·序》“有大者,不可以盈,有大而能谦必豫”一语中的“大而能谦”这条成语,后用来指既有一定的知识、名望、地位或财产等,又能够谦虚待人的人。

 
· 上一篇: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下一篇: 千古奇人鬼谷子的养生奥秘
 
联系我们 | 联盟网站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周易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道家文化网 公益性传统文化平台
技术支持: 明达网络科技